沙巴体育博彩

鲁亚:他的关键词是“努力”和“奉献”

2022-09-19


1

“我们的创建口号是:创新引领,绿色为先,争做行业先锋。”
近日,在沙巴体育博彩工程研究中心,鲁亚站在“青年文明号”公示栏前,话语充满自信。
院工程研究中心“风华正茂”,35岁以下的员工占80%。鲁亚期待,通过“青年文明号”创建凝聚青年、团结青年、培养青年,带领青年干事创业,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,为设计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作为中心副主任、设计院科研骨干,鲁亚也是“90后”,他正与中心团队一道,共同成长,持续奋进。
先付出再得到 与UHPC结下不解之缘
超高性能混凝土(UHPC)以超高强度、超高韧性、超高耐久性等“三高”著称,在21世纪材料“革命”时代,它是水泥基材料中的翘楚。
多年来,设计院结合自身优势,坚定走科研创新之路,一贯致力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科研开发,目前掌握的预混料配制、生产、应用技术,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这其中凝结着院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。
2015年入职后,鲁亚就与UHPC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“刚进院里,作为外派技术人员,我到南昌湾里,与江西贝融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UHPC。”鲁亚一干就是三年,把材料制备、产品研发、工程应用等做了个遍。
“那时不太在意周末、节假日,一心扑在工作上。配料、做性能测试、研究工艺、研制模具、去应用现场浇筑等等,常常一做就废寝忘食,像着了迷一样。”
长期自我鞭策之下,他的专业知识体系不断夯实。
 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鲁亚作为研发骨干一步一步配合组建技术团队、改善实验环境、提高科研水平,在2015年12月,为设计院联合江西贝融成功申请到由省发改委授牌的“江西省超高性能混凝土工程研究中心”省级研发平台。
“这是我国较早的专门研发UHPC的重点平台,它的落地与鲁亚和团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。”院党委书记、院长宋冬生说。
有了平台孵化优势,一系列新产品向产业化应用推广。短短三年时间,团队共完成各类科技项目8项,由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鉴定4项,获得授权专利6项,先后获得了市级科技进步奖和省级新产品奖等荣誉,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多项工程应用……
2016年6月,第三届“井冈山论坛”拉开帷幕,鲁亚和团队把新研发的“D400等级UHPC检查井盖”生产工艺带到了这场国内最前沿的学术交流会上。
“我们产品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,远远超过其他材料。可以解决井盖过车时跳响,长期使用破损等问题;甚至由于不是铸铁的,没有回收价值,还能防盗。”
面对众多业界权威专家、学者,当时未满26岁的鲁亚侃侃而谈,嬴得阵阵掌声。得益于这场报告,他结交了更多在该领域志同道合的老师、朋友。
2018年12月,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(UHPC分会)成立,鲁亚受聘为分会副秘书长。
近年来,他积极参与并推动UHPC材料、结构设计、预制技术、现浇技术等相关标准编制、宣贯,为UHPC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个人申请发明专利3项,主编及参与行业和地方标准7项,发表学术论文8篇,研发的铜尾矿高值化UHPC制备技术获得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和中国建材联合会“国内领先水平”评定。
“他常对我们讲一句话:先付出,再得到。”工程研究中心研发骨干徐伟如是说。
简朴的话语,彰显着鲁亚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。

1


固废利用:把视野放宽广 让眼光更长远
江西矿产资源丰富,在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同时,如何做好尾矿等固废循环利用?
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、低碳经济,构建绿色制造体系,从最早的粉煤灰利用,到如今将铜、锂、钨等尾矿及其他工业固废运用于建材产品大宗应用,设计院始终在为社会贡献“科研开发”的力量。
2018年起,鲁亚回到院里,转入固废资源化领域研究。他和同事跑工地、矿山、企业和高校,赶场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,出差是家常便饭。
“三年里,我们到了很多矿山,像九江城门山铜矿、安福的铁矿和钨矿、宜春和新余的锂冶炼厂,从尾矿库取样。”鲁亚回忆。
一批批样品拉回院里,一车就是一两吨。由于条件所限,只能手动卸货,他和同事们肩扛手抬,依靠顽强毅力,付出大量劳动,圆满完成了一次次搬运。鲁亚身材瘦削,但毫不含糊地扛起一袋袋重达四五十斤的样品,哪怕手掌磨出血泡,肩头勒出血痕……
随着时间推移,他的坚持结出了硕果。
深度脱硫、脱泥、分级、脱水……近日,在九江城门山万铜项目现场,经过一道道工艺处理,铜尾矿被制作成硅质原料、混凝土掺合料及UHPC专用掺合料等各类建材原料。
规划多条生产线,目标年产70万吨混凝土掺合料、160万吨建材用硅质原料、3万吨石塑复合材料、90万m³加气混凝土砌块等,一年可消纳铜尾矿250万吨……
项目由江西万铜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,公司由江西万年青、江铜和沙巴体育博彩投资组建。
“万铜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,是由鲁亚带队在短时间内完成的。他做好了最早的基础性研究,进行了很多基础性调研和标准编制,耗费了大量心血。”院工程研究中心负责水泥方面研究的骨干严峻介绍。
“这一科研有极高的开创性,大家士气很旺。”鲁亚说,项目产品市场主要在省内,而制造设备主要在省外,团队不仅要在南昌、九江多地跑,还得远赴上海、浙江等省市,出一次差大概半个月。
回忆起那段时光,他说,忙碌而充实。
与十多个搅拌站、管桩厂持续沟通。白天在现场进行掺拌,做好材料性质分析;晚上整理数据,房间的灯光一直亮到凌晨。
 到湖口万年青,做掺合料中试,与部门同事群策群力,取得了预期的效果。
攻克分级脱水等道道难关,促使万铜项目一期初具规模……
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
这一对全省铜尾矿甚至中部地区尾矿处理可以形成示范效应,推动全省绿色建材行业革新及地区经济绿色发展的重大项目,离不开鲁亚等广大建材科研人一砖一瓦的建设、一点一滴的努力。
“十三五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“铜尾矿大规模建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”由院工程研究中心负责推进,更是对敢于担当的青年科研技术人员最大的肯定。
“不仅是江西省的铜、钨、锂等特色固废,我们还对山东省的金尾矿、广东云浮的硫铁尾矿进行科研攻关、应用。关键要形成产业化。”说起在固废利用领域的研发,鲁亚把视野放得很宽广,让眼光看得更长远。
多年的付出,鲁亚嬴得了业内高度肯定。
2016年获鹰潭市科技进步三等奖、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;被评为2019年度设计院“先进工作者”;2020年摘得中国硅酸盐学会/中国建材联合会建材科技二等奖,获评省建材集团“优秀青工”;2021年荣膺省国资委系统“青年岗位能手”。
荣誉是新的起点,年轻有为的科研工作者正与院工程研究中心一道,踏上新的征程。
抗疫防汛:不负使命 不负青春
2020年对鲁亚来说,有着特殊的意义。
年初疫情防控,年中抗洪抢险,他始终坚守在第一线。
“那时,我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,我应该冲锋在前!”鲁亚的话掷地有声。
去年春节前,他满怀喜悦和憧憬,带着妻儿返回了湖北黄冈老家。没料想,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,村民们自觉停止走亲访友,做好居家隔离,村干部、党员、青年志愿者等群体各司其职,做好测温、消杀、宣传等各项工作。
“我不能闲着,必须出一份力。”鲁亚抚慰好家人担忧的情绪,走出家门,投身防控当中。
他主要负责消杀,肩背四十多斤的喷雾器,手执喷筒,穿行在村庄的道路上,仔细喷洒,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。
早春气温很低,但操作时间久了,行走路程长了,汗水仍然将衣裳打湿,但鲁亚依然认真工作着。
“亿万国人团结一致抗击疫情,我只是其中一员。况且,还有很多领导、同事、亲友、乡亲关注、支持着我,我绝不能当逃兵。”鲁亚坚决地说。
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,复工复产陆续进行。此时,鲁亚还不能返回南昌,但工作绝不可落下。
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正处于中期验收关键阶段,大量实验要做,很多报告要写,他不能缺席。
鲁亚利用电话、微信语音、线上会议等等与部门加强沟通,指导同事合理分工,抓紧落实各项任务。
“每次通话,最先听到的是大家热心的问候,叮嘱我注意健康,接下来才讨论业务。”鲁亚感到格外温暖,奋斗的劲头更足了……
年中,江西出现超历史特大洪水,7月下旬,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组建防汛救灾青年突击队,鲁亚第一时间报名,迎接新的考验。
“我是湖北人,疫情发生时,全国人民全力支援我们,我要回报这一份深情厚意!”
他被任命为青年突击队副队长,和队员们集结鄱阳,负责巡堤,及时上报险情,重任在肩。
七八月份,天气炎热,蚊虫极多。大堤被烈日炙烤,巡一趟堤下来,每个人汗流浃背。鲁亚心系堤坝安全,每隔半小时就要带队友走一遭。几天下来,他们晒得浑身黝黑,后颈、手臂多处脱皮,还被叮咬起许多小疱。
“我们早晚轮班,一个班12个小时,从早上到晚上,或者从晚上到凌晨。”徐伟同样参加了青年突击队,他说,鲁亚态度非常积极,不需要当地村支书召唤,从巡堤到看护物资,都尽责尽力;工作间隙,在活动板房休息,那里又闷又热,但鲁亚毫不在意辛苦,还不断为队友们鼓劲,使大家拧成一股绳。
白天巡堤辛劳,晚上巡堤更添了几分危险,大堤上有蛇出没。
为了安全,鲁亚他们“全副武装”,身穿迷彩长衣长裤,外罩救生衣,脚蹬高筒水靴,扛着铁锹,打起手电,在老乡的带领下照常走上堤坝。
“老乡很照顾我们,一边走一边主动聊天,讲起村庄的故事。听着听着,我们就忘记了可能会遇上蛇。”
回忆夜晚巡堤,鲁亚并没有过多提及劳累,而是说起了大堤上空的点点繁星,耳畔的阵阵虫吟蛙鸣,以及和乡亲们其乐融融的交谈。
“一想到肩上的责任,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,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鲁亚的话代表了所有青年突击队队员的心声。
他更抱有谦虚崇敬的情怀,他说,抗洪抢险中,最危险的任务都依靠人民子弟兵。想起可爱的战士们,我们更应该努力奉献,不负使命,不负青春。
如今,鲁亚已成为一名预备党员。

1


“青年文明号”创建 亮出耀眼“成绩单”
入选省国资委系统“青年文明号”创建集体,这既是对院工程研究中心成绩的肯定,更为未来的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作为“青年文明号”号长,鲁亚一心想着带出一支素质优良、业务精湛、勇于创新、乐于奉献的青年人才队伍。
如何激发青年同事的科研热情?如何强化他们的实操能力?如何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?
怎样进一步促进重大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和产业化转化?怎样建章立制,为每一个人创造自我发展的良好平台?怎样达到“管理一流、服务一流、文化一流、业绩一流、人才一流”的“五个一流”目标?
“以党建带动团建,将团建纳入党建目标体系,这将促进我们深入开展各项活动。”鲁亚笃定地说。
今年以来,他们紧扣党史学习教育,引导青年学党史、强信念、跟党走。
“五四青年节前夕,我们参观了方志敏纪念广场,瞻仰烈士事迹陈列室。方志敏烈士甘于清贫的精神,为党和人民牺牲生命的崇高情怀,令我深深震撼!”院团总支书记、省国资委系统创建“青年文明号”副号长严高婷说。
大力组织员工集中学习,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,开展相互问答、深入交流,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,让青年们坚定理想信念,立足本职岗位,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投入中心工作。
在党建的积极影响下,中心配合团总支组织青年大力“为群众办实事”,多次到SOS儿童村、希望小学关爱儿童,献爱心、送温暖;助力企业安全生产,参与环境综合整治。去年疫情防控和抗洪抢险,中心青年积极投身志愿行动。多名团员递交入党申请书,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。
同时,紧扣科技创新,建设“学习型”青年文明号。
“我们的科研偏于应用,更注重新技术、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转化。”鲁亚表示,为了进一步提升整体科研水平,工程研究中心想了许多办法,取得了明显的成效。
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,开阔视野,更新知识,打开思路,激发灵感。
与同济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、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保持密切联系,交流获取行业最前沿信息,促使中心同事形成“终身学习”的理念。
推动优秀项目与企业对接,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,及时发挥创新成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定期召开会议,交流科研进展,每个人将自己开展实验、收集分析数据取得的成果、存在的疑惑进行分享,听取意见建议,完善科研方案……
同事们都说,鲁亚在工作上严格细致,善于管理,乐于助人:修改各类总结、论文、报告,精确到每一个标点符号;在实验室里严谨操作,仔细观察,一站就是几个钟头;常常与同事交心沟通,分享自己对科研工作的感悟……
近几年来,中心已经亮出了耀眼的“成绩单”。
承担省节能建材与建筑结构工程研究中心、省超高性能混凝土(UHPC)工程研究中心和省固废建材安全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转;与清华大学合作,共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,已培养出站一名博士后,目前一名博士后在站工作;近三年来,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固废资源化”重点专项课题1项,省级课题多项,与企业开发横向课题多项,成果转化1500余万元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,授权3项,主编或参与国家级、省部级标准编制10余项,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,其中SCI收录2篇。
奋斗只争朝夕,前景无限光明,鲁亚严谨勤勉的工作态度、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、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以及善于协作的团队精神正带动、鼓舞着同事们携手前行。


sanjo

电话咨询

0791-85212850

行政工作部

sanjo

微信公众号

沙巴体育博彩

图片名称

Copyring  © 沙巴博彩 主办单位: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 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何坊西路355号